學校簡介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是由高新區管委會 2003 年批準建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初級中學,是高新區政府全額撥款并重點打造的一所直屬學校。2003 年寄居于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校內,2004 年 9 月 1 日正式搬入新校址——蘇州高新區金山路 76號。學校地處蘇州新區核心區域,南憑獅子山,北枕金山浜,環境清幽,鬧中取靜。交通十分便利,輕軌一號線、三號線、有軌電車、數條公交線路直達。 建校以來,學校充分發揮師資、管理、設施等各方面的優勢,在各類創建、校園建設、教學實績、師生競賽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績,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化辦學之路,已逐漸成為蘇州初中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。 一、 四季常青風景美 學校占地面積37586 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積為19843 平方米。院內植有銀杏、樟樹、桂樹、槐樹、白玉蘭、虞美人、紫藤、薔薇、櫻花、海棠等數十種常綠植物,一年四季綠意盎然,美不勝收,令人賞心悅目,心曠神怡。學校獲得“蘇州市綠色學!、“江蘇省綠化達標單位”、“江蘇省綠色學!钡仁、市級榮譽。 二、 生活無憂保障強 學校建有學生宿舍近百間,每間均配有空調、淋浴房、獨立衛生間等優質生活設施。學校 食堂被評為業內最佳——5S 食堂管理示范單位、蘇州市十佳A級食堂。每個教室均配有兩臺空調,為在高溫天里勤奮學習的莘莘學子送去清涼的慰藉。 三、 名師薈萃影響大 |
建校伊始,學校就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,師資隊伍不斷壯大,F有虎丘區名師工作室兩個,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 1 名,江蘇省特級教師 2 名,江蘇省先進工作者 1 名,市勞動模范 1 名,市名教師 1 名,市雙十佳教師 1 名,市學科帶頭人 6 人,區級學科帶頭人、教學能手 27 人。 四、 英才輩出成績佳 建校以來,學生各種競賽碩果累累。數理化信息等學科類競賽成績遙居新區 之首,名列大市前茅。姑蘇晚報杯小荷作文大賽特等獎人數近5 年都列大市之首。七屆畢業生中,擁有大市狀元兩名。七屆中考校平均分都高居新區第一,大市前茅,每屆達四星高中錄取分數線的比例穩定在75% 以上,F在這批學生已經有一大批進入了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、浙江大學、南京大學等名校就讀。 學校特色(重點項目/活動): 充分借鑒、利用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的各類辦學資源及管理經驗,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精品式現代化優質學校。 (一)“德育品牌”創名優 育人為本,德育為先。實驗初中站在學生終生發展的立場上,堅持依法辦學,規范建校,強化常規管理,創新德育主題活動。探索出一條“課堂教學主動滲透、課外活動延伸補充,宣傳陣地熏陶感染、社會實踐促進成長”的德育發展道路。 “安全教育”“感恩教育”“法制教育”“公民責任教育”“環境教育”等,內容豐富多彩,學校通過抗震演練、家長參與、公民責任體驗活動,法律講堂、少年法庭以及環保小衛士、植樹活動來體現我校的德育品牌。特別是從2005年以來,我校自發形成了一支隊伍——“環保小衛士”,它們宣傳可持續發展理念,傳達“保護環境 我的責任”精神,活躍在社區和公園;2008 年,環保小衛士向全區作匯報展示活動;2010 年參加高新區首屆青年發展論壇;2013年,我校“環保小衛士”團隊加入了首批“蘇州市教育志愿者團隊聯盟”。 (二)“分層教學”增效益 高新區實驗初中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,以教學質量為核心。我校學生富于理想、思維活躍,但每個學生的先天素質和主觀努力方面有一定的差異,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不相同,學校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,制定了分層次教學計劃,使教學目標指向每個學生的“最近發展區”,一個階段之后,再根據學情進行相應的調整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。經過幾年的實踐,這種“ 分層教學 ”的方式,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,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。 (三)“一科一展”添光彩 學校遵循“學業+特長”的培養模式,力求每位學生至少擁有一項特長或掌 握一種技能。為此,各門學科老師都努力探索、開設與本門學科相關的特長課和專業講座,努力為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和創造才能的展現提供舞臺和機會,開設了如“植物標本制作”、“航模、海!、“中國結、十字繡”、“英語角”、“合唱團”、“跆拳道”、“民樂隊”、“中外名著賞析”等近三十余種特長課程。不僅如此,學校在充分調研了學生的興趣愛好、個性特長的基礎上, 增設了一科一展的校本課程。語文組的《蘇州美文賞析》、歷史組的《蘇州史話》、理化生組的《趣味小實驗》等校本教材即將出版。體育組率先探索項目授課制,這種授課形式新穎活潑,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, 有利于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,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,也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,真正的一舉多得。 |